半年时间,在不追加投资的情况下,从3000元的起始资金最高炒到25万元,30岁的米传萍,被在一起做期货的朋友们封为“期货皇后”。

  
  “期货皇后”  半年收益率6000%
  
  她是从去年年底不到3000元一路炒到20万元的,中间并没有追加过资金。而在今年上半年,翻番的业绩已经算是不错。
  
  半年多只做单一品种
  
  由于期货交易允许T+0,再加上每天夜间国外期货交易情况,对第二天国内交易价格影响很大,多数期货投资者都是短线客,每天交易时间内都是一秒都敢不放松盯盘。如果与这些“短线客”相比,米传萍算是一个另类,她是个“长线投资者”。从去年年底开始,米传萍几乎一直是豆粕多单的忠实持有者,她每次持仓的时间都在3至5天,即使遇到“五一”这样的小长假,她也是持仓过节。
  
  而在止损这个问题上,米传萍也显得与众不同。由于很多做期货的新手亏损之后及时逃出的意识很差,但在这半年时间里,米传萍止损只有2到3次。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,她会在斩仓出来之后,很快在第二天重新满仓再持有豆粕的多单。
  
  按照常理,人受伤了,往往会退出来观望一阵子,看看瞅瞅之后再作出新的决定,但米传萍却是直接纠正错误,调转矛头又开始满仓进去了。
  
  经历:弃“股”投“期”创奇迹
  
  对于自己被人称为有些另类的交易风格,米传萍说也是交了很多“学费”才得来的。
  
  今年30岁的米传萍2003年开始接触期货。在投身期货之前,她也曾在股市炒了一年多的时间,但那时候股市刚好处于2001年之后那段漫长的熊市之中。
  
  “当时股票很不好做。偶尔有一次我听到收音机里有关于期货的讲座,感觉很有意思,就经常抱着收音机听。”听得多了,米传萍再也抑制不住弃“股”投“期”的念头,当年她开立了第一个期货账户。
  
  与一些刚开始做期货就投入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“激进者”不同,米传萍做期货开始也只有几千元,那时候她甚至连一些价格高的有色金属一张单子都买不起,开始就只能做一些便宜的农产品。
  
  这次创造6000%收益传奇的品种是豆粕,去年年底米传萍介入时,仍只做了一张单子,费用不到3000元。
  
  总结:交“学费”就要学到东西
  
  尽管坚持以小投入做期货,但据米传萍回忆,前前后后这么多年大约亏进去2万元。
  
  每一次亏损之后,米传萍就把精力放在总结失败原因上。在她看来,市场是最好的老师。做了这些年期货,除了刚刚开始入行时读了一些期货入门方面的书籍,之后她读的书并不多,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市场动态走势上,总结自己实战亏损的原因上。“既然给市场交了‘学费’,就要学到东西,否则这‘学费’就白交了。”在米传萍看来,总结是每次亏损后一项最重要的功课,怨天尤人永远都不会有进步。
  
  前前后后6年的时间,除了交学费自然也有赚钱的时候。除了把钱取出来买点儿自己喜欢的东西,米传萍更多时候是把这些钱留着,什么时候亏损了,就再补回去一点,倒是很有点儿从期货中来到期货中去的味道。但问及这次如何处理20万元盈利,米传萍笑了:“现在还没想。”
  
  体会:很少看盘,因为盘在心中
  
  这位“期货皇后”并不是一位职业炒手。她平时也要在单位上班,虽然工作不是很忙,但她工作的单位,与很多公司一样将炒股、炒期货的网络端口给封掉了,这使得她看盘的机会并不多。
  
  每天只能偷偷通过一些财经网站,了解一下当天交易的行情,或是在下班后跑到开户的营业部那里蹭电脑看看,该营业部很多人还能回忆起米传萍来蹭电脑的事情。而她的家中也没有网线,平常交易一般是通过电话委托完成。
  
  尽管现在已经很少看盘,但在她做期货初期,却也有一段“疯狂”看盘的经历。那时候不仅在单位上班时间看,回到家也是抱着电脑看。经常会因为研究盘面,在红红绿绿的K线图前缠磨到凌晨2点。这样的疯狂年代大约持续了5年多,到去年年底,米传萍看盘的时间才减少。所幸,经过5年多的研究之后,现在已到了盘在心中的境界。
  
  米传萍感觉她现在对豆粕脾气还是比较了解的。她现在一般只在一天的两个时段看行情,一个是上午10点左右,一般就能决定当天大致行情及走势;另外一段时间就是收盘前半小时,她会以这段时间的交易情况,决定是持仓还是平掉手中的单子。
  
  经验:控制投资量培养“盘感”
  
  对于也想转行炒期货的投资者,米传萍觉得刚开始投资一定要少,做一手单子就足够。期货品种虽然没有股票多,但每个品种还是有自己的“小脾气”。所以刚开始不妨把自己感兴趣的品种都尝试一下,然后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的。
  
  在她看来,经常做一个品种的好处很多。因为你会经常观察这个品种的走势,对这个品种基本面的信息搜集得比较多,了解的信息越多,把握起来会更加容易。
  
  除了控制投资量,在她看来,起始阶段培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你能感觉炒期货是一件让你快乐的事情,那么你比较容易坚持下去,并逐步迈向成功。像学一门外语要有足够的“语感”一样,看盘也要逐渐培养“盘感”,要经常抽出时间总结一些规律,这些都需要兴趣的支持。
  
  至于要不要做一个职业期货投资者,米传萍说她曾考虑辞职专做期货。但现在她感觉似乎工作和炒期货并不冲突,炒期货倒是给她的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。
  
  米传萍的成功有没有运气的成分?她是不是第一波大宗商品反弹创造出来的小奇迹?她的经验到底可不可以作为普通投资者的借鉴经验?或许随着商品期货潮水的退去,这些问题都会有答案。